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讲义4

时间:2012-03-09 09:4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第四讲 实践和认识

  一、认识论领域中的理论分歧

  (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1、可知论:主张人们可以认识世界。

  2、不可知论:主张人们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主张先验论。

  2、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主张反映论。

  (三)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消极反映论

  缺陷:第一,不懂得实践,把实践排除在认识论问题之外。

  第二,不懂得辩证法,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

  特点: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

  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三、认识及其辩正发展过程

  (一)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

  1、认识主体。

  2、认识客体。

  3、认识工具(中介)。

  4、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的基础——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使事物的特性充分显露,为人们的认识的发生提供可能性。

  2、实践使人的感官与事物相接触,认识的形成由可能转变为现实。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2、实践的发展为解决新课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材料,使发展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

  3、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出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着人类认识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4、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依人们的主观而定,客观对象也不可能自动的进行检验,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检验。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四、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点

  (1)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表面性、形象性)。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点

  (1)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2)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深刻性、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联系。(两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两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

  4、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1)经验论: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2)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5、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与途径

  第一,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第二,要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逻辑加工。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性及其根源

  (1)认识受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历史、实践、科技等条件的限制。

  (2)认识受主体本身各种条件的限制。

  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性及其根源

  (1)客观世界、历史条件、实践水平、科技条件的无限发展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发展性。

  (2)主体的实践范围实践能力、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决定了认识的无限发展性。

  3、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1)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内容

  公式:“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第一,揭示出认识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方向的前进性的统一。

  第二,揭示出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2)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意义

  第一,要求自觉地在新的条件上把认识推到新的高度。

  第二,要求人们注意防止主观脱离客观的两种错误的倾向。

  五、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

  2、真理的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关系——统一。

  唯心主义的真理观的根本错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价值性——既区别又统一。

  4、反对唯心主义的真理观。“有用即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帮助人们克服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错误倾向。

  (2)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一切科学理论成果。

  (三)真理的检验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3)实践标准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的意义。

云南博联教育 云南成人高考报名,昆明成人高考 云南函授报名,昆明函授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