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看毛概论述题2

时间:2012-03-21 10: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试述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

  (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制定了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4)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5)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着重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提出了“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思想与和平解放台湾的提议,等等。

  (7)上述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中。

  2、试述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成功,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

  (1)帝国主义不容许。

  ①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不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从而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对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②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国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派无论怎样虔诚地向西方国家学习,怎样热烈地向它们表示友谊,还是不能得到它们的同情和支持。

  ③事实上,袁世凯就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2)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

  ②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

  ③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当密切。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

  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试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具备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发展一直很慢,但在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比较迅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品输入量减少,出口量增加,中国外贸逆差额逐年下降;中国近代工业,其中主要是轻工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资本集中趋势日益明显,拥有千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开始形成。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

  ①中国无产阶级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的社会力量。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在中国沿海开办企业,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60年代起,在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企业中,诞生了中国第二批产业工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达200万人。

  ②中国工人阶级比资产阶级资格更老,反帝反封建更坚决。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群众觉悟的提高,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发展。一是罢工次数增加,规模扩大。二是同盟性罢工日益增多,工人阶级的组织能力有很大提高,开始成立“工团”组织。三是罢工斗争由经济斗争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发展。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

  ①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发挥了思想启蒙运动的作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对中国最大最深刻的影响是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③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4、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到1921年,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大量涌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始登上高等学校讲坛;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陆续翻译出版;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逐渐形成。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断扩大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威力,实现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党条件日趋成熟。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从1920年起,他们开始着手建党活动。在中国最早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人民从此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日益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就能够制定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方针政策,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直到胜利;

  ③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云南博联教育 云南成人高考报名,昆明成人高考 云南函授报名,昆明函授报名